( 数学 )学科游戏活动课堂运用教学案例
案例设计者
|
顾昕
|
教学内容
|
第 7 册《 练习二(四舍五入试商)(练习课)》
|
教学目标
|
1、在加强笔算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正确试商的方法,增强计算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继续使得计算由正确向熟练推进。
3、在对自己和他人计算分析的过程中增强辨析、归纳的能力。
4、在计算的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
重点难点
|
能熟练地正确地进行计算
|
教学过程
|
一、口算竞赛
数学书第7页第3、4题(时间:1分钟)
注意:个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二、笔算竞赛
神奇闪电侠:
看算式,快速试商:第6页想想做做的1、2,及第7页6,自备若干道除法算式。形式是分男女,左右,单项,每次4道,老师举题,学生答商大约是几。每次看题的总时间都一样,可在20秒之间。答题方式把答案写在纸上举牌,答对多者就是神奇闪电侠,获得校币积分。
数学书第7页第5、6题
(1)学生独立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学生反馈自己解答的情况。第5题一组一组交流。主要是体现出试商的过程。第6题的交流要点和第5题一样,主要是让学生说说把除数当作几来试商的。
(3)在学生交流完毕后,学生说说在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提供给同学们共享。
三、解决实际问题
1、数学书第7页第2题。
(1)学生独立读题,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2)交流。重点理解17:00到17:32分经过了32分钟。
2、数学书第7页第7题。
(1)学生独立读题,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2)交流。注意第1问是平均每天(2个星期是14天)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吨数在增多天数也在增加。
吨数扩大几倍,天数也就扩大几倍;吨数缩小几倍天数也就缩小几倍。
四、补充实际问题
1、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76千米,一艘轮船顺水每小时能航行22千米。从甲码头顺水航行至乙码头需要几小时?
2、体育商店里有一种足球,每个售价58元,李老师带了500元去买这种足球,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钱?
3、数学书第7页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在数学本上。
(2)如果能当堂完成,在课堂上就让学生把思考的过程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全班进行交流。
|
教学反思
|
这个游戏在设计的时候,面还是铺的比较开的,考虑到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还有就是想让孩子的优劣势在不同的层面里进行变化,目的无非是激发更多孩子的积极性,扩大游戏的参与度。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开始的时候,学生的答题方式我没有规定,筛查不出谁是第一,尤其是集体对集体的时候,于是,规定举牌的形式,现场的纪律好很多,也分出胜负。可是总有一些磕磕绊绊,字写得好不好啦,看不看得清啦,还有的孩子写得有快有慢,这些都是无法完全规避的“干扰因素”,让游戏留有遗憾。
|
( 数学 )学科游戏活动课堂运用教学案例
案例设计者
|
顾昕
|
教学内容
|
第 7 册《练习三(一)》
|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比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正确而熟练地进行试商调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在计算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3、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感受到计算的作用。
|
重点难点
|
正确地解答
|
教学过程
|
一、对比练习
1、第一组对比题(除数不变,被除数变了)第11页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要求边做边分析对比,有什么感受
(2)同桌相互说说在计算过程中的发现
(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过程。并在板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追问。如为什么都把24看看成20去除,一个要调商,一个不要?
(4)学生说说通过这一组对比题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计算的时候,被除数很重要,要能通过口算迅速判断商是小了还是大了,然后马上调商)
2、第二组对比题(被除数不变,除数变了)第11页第4题
(1)学生独立做,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提高计算的速度。
(2)学生对所做的一组题独立进行分析,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法?
(3)交流。一组一组书写,便于对比。
(4)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
(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变了。试商的除数发生了变化,所以商也就发生了变化。在这过程中要注意口算的速度和正确性才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可以用验算来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3、通过两组题目的练习,相信每个同学都有了计算的一点经验,能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么?
二、运用知识,赢得比赛。
设计一个拼图底板,把4种情况的物品,或动物都设计在里面,把练习三的2、3、4的16道题目分成4组,把每组答案都有意设计成某个小动物,把4组的都集中在同一幅图里,分组计算,再根据答案去相应的区域涂色,写出所构成的图案名称,先好的获胜。
交流在比赛过程里的感想,收获。
|
教学反思
|
这个游戏设计拼图设计时比较花时间的。再有就是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时,各人的参与度不好控制,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强,算的比较多,小组里的孩子也指望他,计算基础差的孩子基本上就在“打酱油”,看看别人的进度,催催正在计算的同学,没有实质性的贡献。后来还有个涂色的流程,有的学生组比较较真,有的学生组急于求胜,大概涂涂,也有纷争的。下次再做的时候就去掉涂色的必要环节,只要说出最后形状就可以。还有就是,增加题量,让每人都要算一题。在规则里补充说明,记好时间再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