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学科游戏活动课堂运用教学案例(王云姗)
发布时间:2013-1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超级管理员

 

 语文       )学科游戏活动课堂运用教学案例

案例设计者
王云姗
教学内容
1    册《拉大锯,扯大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看戏活动,学习有表情有节奏的表演童谣。
2. 能根据童谣找出童谣中的动词。
3. 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的快乐。
 
重点难点
找出文中的动词、拟声词,并进行拓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的游戏环节请用红色标出
1. 通过游戏情节导入。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你们去姥姥,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出发吧!
老师一边开火车一边说“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放开火车的音乐)来到姥姥的门口,师:“姥姥的家到了,我们敲敲门看看姥姥在不在家?
——师敲门,姥姥说“谁呀?”师与幼儿一起回答:“姥姥你好,我们是一4班的小朋友,我们要来你家门口看表演!”
——姥姥:“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我家门口看表演!,表演快开始了,请你们保持安静,去屋前的空地上坐下来。”
2.欣赏情景剧。(放喜庆音乐)
——:“现在小演员就要给我们表演了,我们欢迎她们上场。”完整的看一遍拉大锯。
——幼儿学说童谣《拉大锯》
3.学习表演
——再次表演,提出要求:她们在表演的时候手、脚是怎么样的?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集体学习表演)
4. 进行表演时,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字词是需要我们用动作表现出来的,从而引导学生找出动词和拟声词。
5.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PPT
教学反思
在教这首儿歌前老师有很多的想法。比如我念一句幼儿念一句,学生反复练习很快就学会了;或请男孩和女孩比赛看谁念得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学会。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很难让学生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老师采用游戏化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一开始,便出示指偶“姥姥”,问学生:“谁来我们班做客?”,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奶奶!”,由于孩子们没有生活经验,对奶奶和姥姥这两个概念区分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就直接告诉幼儿是“姥姥”来做客了。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所以在学习儿歌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观看老师边念儿歌边表演,也许是学生好模仿的特点,有的学生也跟着一起做起了动作。看到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马上请学生跟着我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拉大锯——做摇船的动作;扯大锯——做双手向两边拉伸的动作,姥姥家门前唱大戏——做两臂放在前胸左右来回摇摆;你也去,我也去——做用手指着别人和自己;大家一起去看戏——做两手从胸前向两边伸展,在做望远镜的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很喜欢,我又请学生站起来两个两个面对面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学生在游戏中念得很认真。整个活动动静交替,处理的非常妥当,幼儿在不断的动静交替的过程中,丝毫未觉疲惫,兴趣盎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延陵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桃园路3号   邮编:213003   电话:0519-8810521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