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课程数学)学科游戏活动课堂运用教学案例
案例设计者
|
吴晓银
|
教学内容
|
第 1 册《 拉圈圈 》
|
教学目标
|
1. 通过游戏,初步学会科学的数数方法,初步感知找规律、比较、位置、认识立体图形等趣味知识,感受到数学的好玩和有趣。
2. 建立安全、温馨、和睦的家庭式师生关系,让孩子有归属感,激发孩子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
重点难点
|
初步学会科学的数数方法,初步感知找规律、比较、位置、认识立体图形等趣味知识
|
教学过程
|
活动一:配乐儿歌《拉圈圈》。
1. 全班围成大圈,师生共同做律动《拉圈圈》。
拉个圆圈走走,
拉个圆圈走走, 走走走走走走走, 看谁先蹲下。 拉个圆圈跑跑, 拉个圆圈跑跑, 跑跑跑跑跑跑跑, 看谁最先站好。 2. 数人数。训练声音洪亮、干脆。
(1)谁来数一数,咱们这个大圈共有多少人?(关注:把自己数上)
(2)除了这样一个一个的数,还可以怎样数?
(3)小结数数方法:数数的方法可多了。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可以1个1个、2个2个、5个5个、甚至十个十个的数,数到最后的那个数就是总人数。
3. 配乐儿歌(拉圈圈):
(1)全班分成两组,快来数数看,你们组有多少小朋友?
(2)看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齐。
活动二:大圈圈、小圈圈。
1. 比比谁能干:
(1)让自己组的圆圈变大、变小、变高、变矮。
(2)指定名称---气球圈和泡泡圈,做游戏:
让气球圈比泡泡圈小一点、大一点;
让泡泡圈比气球圈高一些、矮一些。
让气球圈比泡泡圈的人多一些,
让泡泡圈比气球圈的人少一些……
2. 小结:我们将来还会学到比较长短、轻重、厚薄等许多好玩的知识。
活动三:你拍一、我拍一
(1) 我们一起拍拍手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
(2)我拍你学:(训练听力:比比哪个小队的小耳朵最灵)
有规律的拍手。
(3)全班创作:按一定的规律拍手、跺脚等。
(4)小结: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有很多,等你去发现呢!
活动四:方位舞《我们大家来跳舞》
1. 回归大圈。
2. 舞蹈:我伸出左手来,我伸出右手去,我伸出双手摇一摇,向上摆一摆,我大步向前走;我伸出左脚来,我伸出右脚去,我收回右脚来,向下蹲一蹲,转身向后跑。
(1)师示范。
(2)师生共同做。
3. 小结:更多关于位置的知识等着我们探索呢。
活动五:猜猜我是谁
1. 全班大圈,看物品。
2. 轮流一人摸、猜:说说摸到的是什么?什么形状的?
3. 小结:我们会认识更多的图形知识。
|
板书设计
|
上 下 左 右 前 后
PPT
|
教学反思
|
游戏给教学带来的好处:
1、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游戏环节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培养兴趣尤其重要;
2、 孩子通过游戏除了能学到数学知识,还可以学到玩游戏的一些注意点,比如:要听清教师口令,要遵守游戏规则等;
3、 对于枯燥的数学知识,孩子能在有趣的游戏中得到反复的练习,并且学得乐在其中,能够加深孩子的记忆,直到学会知识,并且孩子在课后也能玩游戏,加深记忆;
教学中的困惑:
1、 孩子在玩游戏时还是会过于兴奋,不听指令,扰乱游戏过程,从而导致一堂课完不成教学内容;
2、 因为整堂课游戏因素非常多,反而知识点比较少,会不会因此本末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