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学科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名称
|
识字游戏
|
对应教学内容
|
第三册《识字4 》第一课时
|
游戏活动目标
|
1、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形声字的读音与偏旁。
|
游戏活动的
内容和实施
|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暑假老师去威海玩了一趟,那儿的景色美极了!尤其是大连港口,既繁华又热闹。当老师站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心情特别舒畅。为了能和大家分享这美丽的景色,老师特意带回了一张照片(出示),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由图入境,学习词语。
当船快到码头时,只见船上的工作人员抓起一个大家伙用力朝岸边的海滩上抛去,船就慢慢停了下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词语:铁锚)学生读词,观察字型:左右结构,金字旁。(出示“铁锚”图)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1:铁锚有两个爪(重点指导“爪”的读音)生2:铁锚能停船。教师评价: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
二. 朗读儿歌。
这时,有个非常聪明的人看到了这种情景,就编了一首儿歌,想听吗?出示儿歌:船上有只锚请学生自由读儿歌、周围同学互相读、指名读儿歌,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读准、读好加点字的音。
三. 学生看图自编儿歌。
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起劲,小猫也想来凑热闹(出示小猫图),它说呀,想让我们班同学帮它编一首儿歌,行吗?生1:我家有只猫,我家的猫四条腿,我家的猫爱吃鱼。生2:我家的猫喵喵叫。生3:我家的猫蓝眼睛,我家的猫能捉鼠。生4:我家的猫摇尾巴,我家的猫最乖巧。教师对学生所编儿歌,进行大力表扬肯定,同时出示书上的三句儿歌:家里有猫,家里的猫四只脚,家里的猫喵喵叫学生自由读儿歌,并与前面出示的三句儿歌对比着读,从而找出“锚”、“猫”、“喵”这三个容易读混的字,重点读好。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朗读儿歌: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个别读,集体读等。
五、 熟读儿歌,学习形声字。我们能给这首儿歌起个什么名字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猫和锚)师故意为难地说:“一会儿是猫,一会儿是锚,我都分不清猫和锚了,同学们能分的清吗?”生1:猫和锚有相同的地方,右边都是“苗”字;不同的是“猫”的偏旁是反犬旁,“锚”的偏旁是金字旁。生2:小猫是动物,所以用反犬旁表示,铁锚是金属做的,所以是金字旁。生3:还可以从字音上区分,“猫”是一声,“锚”是二声。同学们真聪明,能从字音和字型上来区别这两个字。根据大家说的,老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出示最后三句儿歌):猫和锚莫混淆看看偏旁就知道(学生齐读)
六、 学习带有“苗”字的形声字。右边是“苗”的字还有很多,我们来做个猜字游戏吧。1、 老师做描红的动作,学生猜出“描”字2、 让学生做瞄准的动作,问:怎样才能瞄得准?从而使学生知道,瞄准的“瞄”是目字旁和苗字组成的。
七、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字都是以“苗”字作为主字,给它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这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这些字叫“形声字”。“苗”是声旁,表示这5个字的读音与苗字很相近,提手旁、目字旁、反犬旁、金字旁、口字旁是形旁,代表每个字不同的意思。
八、 转盘游戏:转转盘,学生读出组成的字并组词。
|
游戏活动价值
|
在这堂课上,我打破了教材的顺序,先给学生呈现儿歌,再带出转盘游戏。在创设情境时,把书本儿歌中静态的画面演变成动态的渐变过程,学生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每次都是直接面对生字,在不断摸索中、发现中理解生字、学会生字。在学生自己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后,再让学生运用规律猜字、识字,从头至尾,学生始终处于有趣的识字游戏中,兴味盎然。
|
游戏活动
实施建议
|
这堂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生字,是有趣的形声字的规律。通过识字游戏,自主学习获得较好的效果。在这堂课上,我采用的方式通过游戏充分地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再发现、再学习,并没有过多的花样,然而学生学得有劲,学得主动。作为老师,不仅教给学生方法,更教给学生一种思想,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
设计者:陆亚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