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数学家者
“比较分数大小”案例 (五下数学)
延陵小学 葛静芳
〖案例〗
师: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大家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
生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
生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
生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
游戏: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比一比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每想到1种就加10分。。请大家分别说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小组开始讨论,指名汇报。)
生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较大的分数大。
生5: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
生6: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师:那么,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些方法的呢?
生7: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多,所以分子大的分数大。
生8: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少,那么其中一份表示的分数就大。
生8: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有同样多的一袋糖,平均分给5个人吃和平均分给6个人吃,当然是分给5个人时每人得到的糖多。
生9: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再比较,有时也可以先约分,再比较。
生10: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或约分再比较。因为可以比单位“1”少,而比单位“1”少,出,从而比较出大小
生11:分母和分子不相同的数,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
师:刚才三位同学提出了比较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哪种最简便?
生12:能约分的,先约分再比较,显得简便。
生13:有些分数不能先约分再比较。我认为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显得简便。如和,化成和,比通分成和,数目显得小,因此来得简便。
师生进行评比,选出优胜小组。
……
〖评析〗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认为,在数学活动的众多形式中,游戏是一种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数学游戏,一般是指把数学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对于小学生来讲,游戏就是生活,游戏就是他们的天地。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游戏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积极思维的心向,自制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情绪品质,它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
所以,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都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设计游戏过程,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在合作与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互相提问,互相启发,互相商讨,互相激励,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