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选题指导课应该怎么上?相信非科班出身的综合实践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最近,延陵小学针对老师们存在的共同问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校级研讨课,由陈涛老师执教五年级《创意,让生活更美好》一课。
陈涛老师首先激趣导入,给大家带来一些创意作品,同学们纷纷猜测。其中,看起来像美工刀的橡皮引起大家的反响,同学惊叹完全猜不出来,太有创意了!
老师提出创意值得大家好好研究一番,揭示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创意,让生活更美好》。随后,同学们思考:关于这个主题,你想了解什么?或者想亲身实践些什么呢?请大家把你最想了解的一个问题或最想做的一个活动项目,写在老师发给你的小纸条上。写的时候注意问题要明确、具体,表达通顺、流畅。
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接下来的活动任务是——
1、说:在小组里交流你的问题。
2、贴:拿出小组问题采集表,把小纸条贴在 “我们的问题”一栏里。
3、选: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值得研究的、也便于展开研究的问题,写在“我们小组选定的研究问题”一栏里。
请各组派一代表来交流一下你们组选定的问题。选择一至两组,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选出这个问题的。
每个小组有了属于小组的问题,那么,如何将问题转化成课题呢?老师以“课间游戏比较单调”这个问题为例,转化成课题就是:“小学生课间游戏的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课间游戏是内容,调查与改进是方法。关于研究内容,其实就是我们问题中的关键字(让学生找找这个问题中的关键字),我们可以用找关键字的方法来确定研究内容;关于研究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要是研究和实践,具体说来就是调查、分析、实验、思考、设计、改进等,这些方法,我们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把问题转化成课题,写在长纸条上,组长派代表贴到黑板上。比比哪组又好又快!
老师用红笔直接修改,将课题更完善。
陈涛老师的这节课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区教研员蒋春燕老师也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自己的问题,小组交流并讨论出组内最想研究的问题。最后,将研究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层层推进,有条不紊。此外,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规划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说明老师正认真研读《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八项能力目标。
蒋老师给出几点建议,提出了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聚焦”。学生提问环节可以进行头脑风暴,聚焦生活中的创意,学习、建筑、装饰、休闲,等等,这样,让学生有抓手,而不至于提出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来。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情景”。可以创设生活情景,如从学习用品入手,普通书包和有拉杆的书包哪里不一样?你觉得哪一个更方便?说说自己的理由。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我们可以激发同学的内需,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经过老师们的磨课,尤其是专家引领,综合实践的老师们对于选题指导课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校级研讨课,提升综合实践课堂质量。
延陵小学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