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教学>>语文教学>>教研动态 >>文章内容
延陵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1月14日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8-11-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束莉

延陵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主题

教学研讨

参加老师

王勤教研员、陆振烨教导、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时间

2018.11.14

活动地点

电教室、会议室

活动过程记录:

一、庄艳雯老师在六(3)班执教《学与问》,郑海娟老师在五(2)班执教《黄果树瀑布》,全体语文老师听课。

二、评课与研讨

1)两位教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疑问。

庄艳雯老师:说理文已经学习过,联系之前学过的课文。首先找出观点,通过语言发现手法,学习运用。我把重点在研读事例中,但实际教学时出现了一问一答的情况。提出疑惑,如何将课堂更加开放,体现学生主体课堂。

郑海娟老师:这是第二篇写景散文,与之前两篇相比结构较难,因此利用关键词语分类提炼课文内容的方法。对于词语的理解教学聚焦到了瀑布的声响。词语的教学目标设计多样性。提出问题: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朗读。

2)同年级语文老师进行了点评。

范燕燕:两位教师课堂具有开放性,放手学生提问,从学生中来到学生学生中去。

邓寅:着重放在了声响的部分,这课的生词较多,教师进行了攻克。

可以利用范读、视频、图片等形象地感受让学生学会朗读。教师的评价语需要更加准确、丰富。

3)王勤教研员对两节课进行了指导。

首先肯定了两个班学生表现优秀,大胆发言,善于倾听。其次指出了两位教师的优点,都关注到了“向读学写”。具有文体意识,始终围绕作者是如何展开自己的观点,还和前面学过的文章进行了勾连,体现了教材之间的连通。庄老师适时地介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课堂引导。郑老师单元意识强,关注了基础性目标的达成。

随后,王老师对两位老师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高年级的课堂还可以更开放,《学与问》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读读两个例子,说说异同,板块设计还可以更清晰。小组汇报时,教师需要激发组际之间的交流,教师点拨,其他小组点评。《黄果树瀑布》需关注到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把声音的句子回归到文本,加强整体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延陵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桃园路3号   邮编:213003   电话:0519-8810521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