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教学>>语文教学>>教研动态 >>文章内容
延陵小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3月24日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1-03-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束莉

活动主题

集体教研活动

参加老师

王勤教研员、陆振烨教导、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时间

2021.3.24

活动地点

电教室

活动过程记录:

一、范燕燕老师在二3班执教《神州谣》,

楚周莲老师在三1班执教《花钟》。

二、集体评课

1.范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总结反思,这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课文只有短短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该课的版块设计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在提问时,教师的引导语还需要更加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会有抓手的多。

2.楚老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几个疑难之处,首先,在利用词串学习时,设计词串不够有特征;其次,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还得更有感情。

3.王勤老师评课:

两位老师都带来了很有中低段特点的识字课和阅读课。两位老师能够很好地结合语文的单元要素,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比如楚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去找“关键句”,这就结合了该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在中低段语文课堂上,都做到了识字、写字,两位老师的课堂非常好地落实了这点,教学扎实。

4.虞冬婷:范老师执教时,她能把握课文重点,抓住释题、生字、读文、写字几个环节,环环相扣,流程清晰。有几处教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课题中“州”字的教学尤其有特色,她通过与“川”这个形近字的比较进行识字教学。首先在黑板上展示了“川”这个字的甲骨文,学生瞬间被吸引。紧接着又添上几笔,“州”的意思就清晰地表达出来。最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从地名中找这个生字,找的过程就是熟记的过程,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记住了“州”。这样的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第二小节的教学可谓行云流水,范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恰当的图片或视频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景物的特点。其中,我觉得“长江涌”这块的处理特别精彩,首先出示两幅图,让学生比较这两幅图,并说说哪一幅图能体现“涌”这一特点,让学生在图片对比中理解“涌”。这一设计既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同时又提高了表达能力。

在理解第二小节的基础上,范老师又做了一些拓展,让他们也来试着编三字歌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这些都是祖国的象征,“奔、涌、长、耸”等词,概括了这些事物的特点。范老师出示“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让学生仿照书上来改写。这一做法有效地检查了学生对第二小节的掌握情况,丰富了教学,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总体来说,范老师对这堂课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设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得轻松且收获满满。

5.束莉:楚老师的这堂课让人感受到了语文老师的魅力所在,不论是教态,还是知识储备,都令人敬佩。第一,楚老师基础教学扎实,生字、词语、句子,反复出现,巩固学生记忆;包括词串的设计也很精心,“艳丽、淡雅”,图片直观让学生感知反义词。

第二,楚老师本节课注重品味和发展语言,能够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孩子不断地感受语句的魅力,体味语文的魅力。

第三,楚老师能够很有针对性地去评价学生,充分体现了楚老师的较高的教育机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延陵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桃园路3号   邮编:213003   电话:0519-8810521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