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教学>>数学教学>>集体备课室>>文章内容
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10.12
发布时间:2023-10-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邵芸菲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

2023.10.12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老师

 

活动主题:校本质量提升交流研讨

 

主要内容每个年级派一人谈谈自己年级的质量提升方式

六年级季华英:改进备课方法认真解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找准教学目标“双减”后,学生课后的作业时间明显减少了,这就意味着一部分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目标需要在课堂内达成,这无疑是对广大数学教师的一大挑战。只有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数学课程教学设计才能够正确。对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材研读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

五年级夏菲: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有效的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创设一些灵活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必然存在许多数学公理与概念的基本原型。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学公理、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数学原型,举例说明数学公理、概念。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又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数学公理、定理、概念的理解。

四年级葛静芳:改进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在“双减”背景下,积极改进课堂结构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这不失为一条好的教学经验。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设计过程中忽视了课堂的有效性,那就难免导致课堂活动流于形式。如此,不但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无法得以培养,而且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往往也难以实现。

 三年级蒋薇:设置开放性习题,拓宽学生视野“减负增效”,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习题,开阔学生视野。所谓“开放性习题”指的是一些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的习题。开放性习题是条件多余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固定的题目,此外,一些具有多种正确答案的习题也是开放性题目。数学开放性习题是相对于传统封闭型习题而提出的。

二年级顾昕:改进教学方法

“双减”背景下,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障。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是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是关键。每一堂数学课对旧知的温习要精而实,对新知的导入要新而奇,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一定要富有探究性和原创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养成和发展。

一年级吴明珠“精准帮扶”的前提是要及早发现学困生,数学教师的工作由课堂和课外两部分组成。在课堂上教师以授课为主,在课外以辅导为主。课内面向全体学生,课外是向部分学生,积极做好提优补差。让学优生更优,让学困生进步。教师对学困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辅导、不放任,真正对每一个学生的学情心中有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延陵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桃园路3号   邮编:213003   电话:0519-8810521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