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 剪纸 (低年级) 课程实施者: 邵芸菲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析,认识并热爱剪纸这门艺术的美感及表现方式。 2、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和联想,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剪纸技巧,且运用于自己设计的小作品中,理解并学会团体合作,提高学生的心灵手巧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意识,感受成功的体验。 课程内容概要: 一张张彩色的纸,寥寥数剪,就可以剪成栩栩如生的人物、顽皮可爱的动物、形态各异的花草、千变万化的图案。 我们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日用品、交通工具、建筑、植物、昆虫、鱼类、禽鸟、动物、人物及各类花卉图案,各个造型概括、稚拙、风趣 而不失规范,再配以简明易懂的示范步骤,很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授课时间: 4-5月每周三上午8:00——11:00 授课地点: 成果呈现方式(文字、音像资料、报告、汇报表演、实物等): 实物 课程实施需要的帮助(包括教师所需材料预算、学生自备材料及招募志愿者等): 学生需自备剪刀、彩纸,胶水、文件袋、铅笔、橡皮等
课程实施计划: 第一次: 欣赏一些适合于低年级孩子的剪纸艺术,对增强孩子对剪纸的兴趣 。教学简单的对边折剪,让孩子在边欣赏边制作的过程中感受折剪的乐趣。 布置简单的折剪任务。 分小组,并且选拔高年级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平时的作品整理和道具保管。 第二次: 复习第一次所学的对边折剪。 开始教学稍有难度的三角折剪。
第三次: 复习之前所学习的对边折剪、三角折剪。进行四角折剪的教学。
第四次: 复习之前所学习的几种折剪艺术,教学五角折剪艺术。
第五次: 复习之前所学习的所有折剪方法,由学生自由 发挥,折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合理的拼接,连接成一幅简单的图片。
第六次: 教学六角折剪 艺术。
第七次: 教学二方连续折剪艺术
第八次: 复习所有学习过的折剪艺术,自己剪出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折剪图案,几个人为一小组,合作完成一幅漂亮、有意义的折剪艺术作品。
课程评价方案: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本人、小组伙伴、教师(辅导老师)、家长四方面的意见综合定性评价。各项评价呈现不同,有的是等第,有的是分值,有的是描述性语言。最后的总评价为定性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