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 泥塑制作 课程实施者: 杨旻 课程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泥塑的基本创作。 2、在制作过程中传达自身情感和述说内心感受。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内容概要: 通过感受紫砂泥的特性、湿度、手感,并运用老师所教授的方法进行一些简单的泥塑制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授课时间: 4-5月每周三上午8:00——11:00 授课地点: 三(2)班教室 成果呈现方式(文字、音像资料、报告、汇报表演、实物等): 实物,照片。 课程实施需要的帮助(包括教师所需材料预算、学生自备材料及招募志愿者等):
课程实施计划: 第一次:熟悉紫砂泥的特性、湿度、手感,告知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教授学生如何做好清理工作。
第二次:教师示范如何对紫砂泥进行揉捏,搓条、捏片,生进行感受体验。再次强调课后清理工作。
第三次:教授学生泥与泥之间的连接方法,生进行自我练习。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手指和竹片对泥进行精细加工。
第四次:用泥片做一个泥柱(用围柱形式)。
第五次:初步教授学生制作简单茶杯。
第六次:再次制作茶杯,并进行适当的装饰和雕刻。
第七次: 初步教授学生如何把一整块泥捏成苹果形状,(注意手法的运用),小组讨论(交流心得,让会做的同学教还不太会做的)
第八次:再次制作,并成果展示。对于熟练的同学可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自己心中的作品,并加以展示。 课程评价方案:
然后根据以上评价指标设置如下奖项: 1.认真学习奖。(根据课上的听讲情况,是否全神贯注。) 2. 刻苦钻研奖。(在制作中能不断思考,遇到不懂的积极提问的。) 3. 惟妙惟肖奖。(作品成果展示,捏的最像的,最美的。) 4. 最佳创意奖。(制作出的东西最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不拘泥于形式的,把自己的思想加进去。) 5. 小组合作奖。(能在制作过程中相互探讨,相互帮忙,合作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