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快乐、分享
——常州延陵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1月7日下午,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沐浴着和煦阳光的校园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阵阵欢声笑语。今天是常州延陵小学“惊喜课堂”开课的日子,全校师生都在满心的期盼中,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序幕——自主选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作为“惊喜课堂”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延小的每一位老师都动足了脑筋,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有的根据个人的特长爱好开设课程,如邵云菲老师的“芭蕾舞基础训练”,奚建新老师的“棋乐无穷”等;有的是将自己所教学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任教数学学科的裴锦鉴老师所开设的“测量土地面积”,英语陈霞老师的“走近西方文化”、音乐林志文老师的“音乐与生活”等;更多的老师将学生带出教室、带出校园,欣赏“园林艺术”,开展“植物调查”,“走近非遗物质文化”,“户外安全行”……到广阔的大自然和社会中去体验、去探索。
课程的设置还来源于孩子的好奇心:秋高气爽,在宽阔的操场上,学生们正在进行大课间活动,他们奔跑、嬉戏,忽然,有几个孩子围到了操场边的灌木丛前,津津有味地看着什么。咦,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呢?哇,原来那些嫩嫩的灌木叶上有许多蚂蚱,那场面还真有趣。那些蚂蚱有大有小,有绿色的、有灰色的,有的高高地蹦跳,有的展着翅膀扑腾着,还有有趣的是大的背上背着小的。“那是不是它们的小宝宝呢?”学生好奇地问印建春老师。印老师笑而不语,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学校里不是要搞惊喜课堂吗?何不就带学生来研究这些可爱的昆虫,探索昆虫的世界一定会让孩子们倍感惊喜。“昆虫世界探秘”课堂应运而生。
在老师们的精心设计下,学校列出了一整套丰富多彩的“惊喜课堂”大菜单,分八大主题,39个课堂,做成海报,供孩子们自主选择。于是,下课时,放学后,放置海报的南操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手拿纸笔,瞪大双眼,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课堂名称。许多孩子因为难以取舍,迟迟不愿离去。“惊喜课堂”给了孩子们自主选择、张扬个性的权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孩子,从而激发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过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
情景是能力的缘起和孵化器,是检验能力水平的标准。有的能力在一定的情境中会自然生成,而知识只有融入一定的情境中,才能被激活,成为能力培养的有效资源。目前中小学教材对知识做了“去情景化”处理,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那些真实、具体、生动的细节被大大简化。这样的处理本意在于突出基础、主干,提高学习效率,但它容易造成书本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脱离。离开具体情境的知识不可能活化,学生也不会将自己脱离具体情境所学的某些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惊喜课堂”就是老师为学生提供的一个真实的情景,学生自主参与、理解、实践、体验,能促使他们对行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在这个课堂中,也没有传统的评价标准,学生也不存在优劣之分,老师充当的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可以随心所欲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惊喜课堂”社团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每个课堂都设置了新颖别致的任务,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看”、“听”、“学”、“做”、“研”等实践、体验活动,用“写”、“画”、“摄”、“录”等多种方式记录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素材。
红梅公园里,一年级孩子们的任务是“找秋天”:他们用双眼在金黄的落叶和五彩的菊花上看到了秋天;用鼻子在浓郁的金桂香味中闻到了秋天;用耳朵在秋虫阵阵的鸣叫声中听到了秋天,于是每个孩子心中的秋天都变得不一样了。中年级的孩子们正分组完成 “绚丽的秋叶”、“红梅公园内的珍稀名木”、“开在秋天的花”等调查任务,有的用相机摄下自己的惊喜发现,有的用笔记录自己的调查结果,还有的采访工作人员证实自己的结论……高年级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探索如何安全、文明的游园,他们学习看地图、定方位,自己归纳游园安全注意点,最后根据老师提供的地图,完成“夺宝奇兵”的游戏任务。
学校操场边的草丛里,昆虫探秘活动正在进行中。孩子们几人一组,手拿网兜和玻璃瓶,仔细地寻觅着。突然,惊喜的叫喊声响起,一只绿色的小蚂蚱落入瓶中,于是,一小组的成员们都围在一起,你观察外形,我记录捕获的时间和位置,分工合作,有条不紊。高年级的“校园绿化设计师”,他们通过测量校园绿化面积,对学校目前的绿化情况提出改进建议,拿出自己理想的校园绿化方案。
曾经听过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类后发现人类太孤单,于是,他给人们送来了狗。”在我们的生活中,狗作为宠物,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又有多少人关注过狗狗的情感呢?傅鋆和学生一起聊聊自己喜爱的动物,聊聊喜爱的原因,说说自己和动物有过的亲密接触……在大家的交流后,还一起观看了《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的片段,一起朗读了影片中和狗狗的十个约定。在课堂的最后,很多孩子流着眼泪,轻声呜咽,他们完全融入了情节中。“从没想到,动物也有这么丰富的感情,也需要我们来照顾。” “它真的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如果我有一条狗,那该多好呀!我一定像亲妹妹一样的对待它。”……充满了爱的约定,充满了理解的约定,充满了珍惜的约定,这最纯洁最温暖最真诚的感情一定能一直陪伴着学生的人生。
电教室里,《三傻大闹宝莱坞》正在放映,同学们兴致勃勃,目不转睛。影片结束后,大家议论纷纷,畅所欲言,有分析电影某个角色性格特点的,有抒发内心观后所感的,更有质疑影片中拍摄问题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用顾虑老师的评价,这样难得自由表达的机会,大家自然不愿错过。“惊喜课堂”正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方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开阔视野、勇于创新,使自我意识得到增强,使自我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我的课堂我作主!”这是参加“惊喜课堂”的孩子的共同心声。
尾声——分享快乐,一个全新的开始。
11月9日,也就是“惊喜课堂”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下午,全校师生又相聚一堂,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与交流。这回,老师们也收获了一份惊喜,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们学会了分享快乐。有些孩子的课本里夹着火红的枫叶书签,那是找秋天的同学们赠送的礼物;有些孩子学会了制作手工相框,立刻就收了“徒弟”,手把手地教着同伴;有的学生手拿梳篦,正向同学介绍常州梳篦的历史发展、制作、价值和荣誉;爱上了电影的同学们建立了“影评qq群”,在课余时间继续讨论着经典的电影……“惊喜课堂”让我们都惊喜地看到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能充分体验自主、体验合作分享、体验战胜困难的乐趣、体验创造的快乐。“惊喜课堂”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学会生活,培养了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团结友爱、合作向上的集体精神,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本次“惊喜课堂”已然落幕,但这绝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