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教学>>语文教学>>教学随想>>文章内容
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性作业的尝试与探究
发布时间:2013-11-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性作业的尝试与探究

常州市延陵小学   曹燕薇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一种复习方式,本该成为锦上添花的一笔,但翻阅低年级孩子的语文作业本,不难发现多为识记性的抄写、反复的诵读,过于枯燥、呆板,既没有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创新能力好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觉得乏味,只是被动练习。长此以往,这样六年的学习只会让孩子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限制思维的发展,遏制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培养成了空中楼阁。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语文作业改革势在必行。但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亦出现了否定传统作业的极端表现:如书面作业量虽朝“0”靠拢,然而这背后是大量增长的口头作业,“减负”从何谈起?又如作业完后请家长检查签字,更让学生丧失了自主纠错的能力……这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作业该如何做到真正有效的改革。

在教学中,我们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进行了综合性作业的尝试与研究。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性作业是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形成的附属产物。它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手段形式,统整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等,激发孩子多方面感官体验,是一种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

 

一、       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性作业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性作业旨在学生通过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具有以下特点:

1、语文性:学科本身特有的“语文味”是不能失去的,作业必须体现语文字词句篇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2、趣味性:低年级儿童喜欢生动、有趣的内容。教材在编排处理上给我们提供了空间,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让儿童在“玩”中构建新知识体系。

3、拓展性:表现为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向其他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拓展,向现代教育技术的拓展以及向周围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拓展。

4、实践性: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活动,结合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运用知识,还能获得直接的感官体验与经验积累。

5、合作性:低年级学生本身的年龄局限更适合合作学习的方式,一项作业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互帮互助,在合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团结。

6、开放性: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开放性,学生能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完成,没有绝对统一的评价标准,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性作业的内容

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性作业的内容从知识体系上来看更多元化,从知识积累到学习方法,从学科知识到实践体验,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知识,学生不再受困于狭隘的知识范畴,在大环境下得到全面成长。

(一)   立足教材,拓展文本,使多元综合作业成为有效延伸

1、合理想象;在教学寓言、童话这类课文时,因为低年级孩子本事你比较喜欢,又能快速地领悟本质,因此可以让学生能够回顾内容,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设想不同的环境和故事结尾,设想人物的不同做法或提出自己觉得更好的方法。

2、填补空白:低年级课文有不少是留有空白点的。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情节,设计作业,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3、变化表达: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平铺直叙有的形式单一,这时的作业设计就可以让学生能够通过变换表达方式的方法来完成课文的内容再现。

(二)放眼全局,整合学科,使多元综合性作业获得有力支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内容,将作业依附于游戏、观察、绘画、表演等等之中;将美术、科学、历史、自然、数学等穿插融合,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形式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不仅愿学、乐学,在运用中进一步学好语文,也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回归生活,融入自然,使多元综合性作业再现纯真本色

低年级的孩子都有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喜欢观察的眼睛,一张喜欢问的嘴巴,更能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再用于实践,循环再生,“盘活”知识。因此,作业设计就应向周围生活、自然和社会拓展,结合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大自然的教育资源,譬如上一上菜场,多认识一些蔬菜等等;去田间摘一摘瓜果,熟悉它们的生长环境。

除此之外,还可将作业与学校的活动相结合。比如,我校每年都开展跳蚤市场活动。学生收集家里闲置的玩具、书籍,自由定价,分派岗位,分小组编写活动广告词、布置摊位、兜售物品……学生的交际表达、自主能力等等都在热闹的活动中得到提高。无疑,课堂获得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在实践中统整起来,得到发展。而后的日记也体现了真实性,学生都有所收获,练笔也不再是“挤牙膏”的苦差事,这样的作业才是真实有效的。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表现形式

(一)内部交叉——听说读写

1、听——读。低年级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互相读,互相听,便于纠正朗读中的错误,也有利于吸收别人的优势,这种听读形式适用于任何课文。

2、听——说。学生就某个问题去听一听别人的说法,再集体交流。例如在教学《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一课之前,先让学生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关于邓小平的故事,第二天课堂中说说自己听到的。

3、读——说。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读相关文章,然后说说读的内容、读后的收获。如在教学《沉香救母》一课后,学生围绕“孝顺父母”这一主题展开阅读,然后交流,也可以通过身边的小事来说说自己怎样孝顺父母的。

4、听——写、读——写、说——写。可以布置学生听广播,就某个主题阅读文章,也可以就某个问题或现象进行讨论,并相应地摘录、续(改)写、记录感受体验。低年级学生写的能力不强,不要求成文成章,有重点,能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为以后的作文提前做养成行的训练。

5、读——听——说——写。这是个较大的综合体作业。我曾根据每单元的不同主题布置过朗读作业:以轮流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根据主题寻找喜欢的文章进行朗读度,第二天上台展示,再要求听的学生讲讲听到的内容,接着为朗读的同学打分并给出理由,这就要求学生在听内容的同时关注到朗读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进行小练笔结合听过的作文,取长补短,好的习作则在全班展示。

(二)外向延伸——“听说读写”与实践综合

1、绘画型

1)读——画——说。自由读课文,想想画面并且简单地画下来然后进行交流。如在教学《咏华山》后,可以让学生在古诗朗诵的背景下画画面,可以有自己的想象理解,然后再来介绍,既解释了古诗的意思,也达到了记忆的目的。

2)看——说——画。围绕某个专题,让孩子亲自观察体验,然后交流,最后把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去上名字,可以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如《春到梅花山》一课,正值红梅公园梅花节期间,可以带领孩子们去观察梅花,说一说,然后用绘画的形式去记录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追加一个写的部分。

2、演绎型

1)编——说。学后,根据教学目标让孩子展开想象,编一些儿歌、故事,让知识点更易被掌握。

2)读——演。读课文后,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进行表演。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后,我便让学生加入自己的理解来演绎这个故事,最好能给课文加个尾巴,结果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

3、操作型

1)剪——贴——认。剪贴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积累寓言,增长知识。一年级上学期,拼音与汉字先后出现,接受量较大,可以设计让学生办“剪贴识字小报”:在报纸、杂志等废旧物件上剪下自己认识的字拼贴成一张小报,有的是“我爱我家”,有的是“美丽的祖国”,孩子们不仅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增加了字词的积累和巩固。

2)看——说——写。让学生看图片或影像资料,先说一说,再写下所看到的内容、感受。在一年级上学期基本以看看——说说为主。

3)玩——说——写。让学生在游戏玩乐中参与体会,再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心情,最后将自己活动经历写下来,感情更为真挚,叙述也较流畅。

4)观察——记录——交流。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对于身边的花花草草总是有止不住的问题。在二年级下学期,配合《蚕姑娘》一课,我布置一项长期的体验观察作业:养蚕,观察蚕的生活习性或者生长过程等情况,并把观察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记录下来,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隔一段时间交流展示。

(三)个性化差异

我们发现,在综合性作业的实际完成情况中,一部分学生存在困难,有的受条件限制,有的受环境限制,有的受能力限制。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它的可行性,设计一些铺垫性作业、分层作业,提供一些资料,指导一些方法,尽可能化解作业中碰到的困难,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

如在《台湾的蝴蝶谷》一课后,设计作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你喜欢的语句。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借助电脑搜集台湾或蝴蝶的图片、文字资料看一看、读一读,还可以拿来与同学分享;有蝴蝶标本或图片的孩子则带来展示;即使什么条件都没有,至少你还有笔,可以用画的、写的,来表达自己印象中的“台湾的蝴蝶谷”。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其自觉性,多关注多激励,对家长无能力帮助的孩子要帮助提供更多的资料、方法,解决其难题。

 

作业的有效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重建,是一场持久的战役。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要解放学生的手,使他们能动;解放学生的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口,使他们能说。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性作业的提出也正是从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趣、精、活、创”来考虑,为学生搭建最广阔的平台,使他们切实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实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美丽蓝图。

 

 

常州市延陵小学   曹燕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延陵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桃园路3号   邮编:213003   电话:0519-8810521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