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第一课时)
一、导入,聊聊鸟
1、话题:在你见过的大大小小的鸟中,你觉得什么鸟最好看?我所说的见过,可以使生活中、或动物园里见过,也可以是电视或书里看到。
白鹭:喙长,颈长,腿长,还有丝状的装饰羽,飞行时,腿向后伸,体态优雅,在作家郭沫若的笔下,白鹭就是一首诗。
天鹅:大鹄,羽毛白得发亮,脖子也长,它是鸟类飞翔最高纪录的保持者,可以越过世界的屋脊珠穆朗玛峰。
鹰:矫健有力,尤其是它的翅膀,很强大。
仙鹤:也叫丹顶鹤。它的叫声洪亮,诗经里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说法。人们把它叫做神仙的伴侣。
孔雀:羽色艳丽,尾部的羽毛长达一米左右,展开时便有了美丽的“孔雀开屏”。
鹦鹉:羽色有光泽,红的似火,绿的如玉,还有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小说《红楼梦》里贾府的鹦鹉就会说“林姑娘来了”。
百灵:娇小玲珑,歌声婉转。
燕子: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剪刀似的的尾巴,伶俐可爱。
2、大千世界,鸟类众多。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会说话的鸟儿?八哥,就属于椋鸟的一种,椋,古书中所讲的一种木质坚硬的树,叫椋子木,所以用木字旁。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鸟:板书:灰椋鸟。(注意“椋”的字形与读音。)
你是否见过灰椋鸟?想象中的灰椋鸟是什么样子呢?
3出示“灰椋鸟”图片,聊聊灰椋鸟。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灰椋鸟?可以仿照下面的语段来说。
出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4、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灰椋鸟的资料卡:
灰椋鸟:
别名:假画眉、竹雀等。
属雀形目,椋鸟科。体长约21厘米。通体主要为灰褐色,头部上黑而两侧白,尾部亦白色。常结群栖息于树上,或旋翔于空中,整群飞动,叫声低微而单调。
灰椋鸟虽与八哥、鹩哥同属一个科,但羽色晦暗、其貌不扬,故饲养的人较少。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3页,自由朗读第25课,灰椋鸟。注意要求(投影出示):
(1)自由朗读1至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遇到生字新词用笔划一划,并联系生活或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2)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灰椋鸟是一种怎样的鸟?
2、交流:灰椋鸟是一种怎样的鸟?(学生自由说,留下的第一印象。)
(1)既然难看,作者为什么会去看?什么叫偶然?
(2)你猜作者在录象里看到了什么,从而使她再也忍不住要去看一看?
(3)看一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描写了灰椋鸟归林的情景?
板书:归林(指名读3-5节)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场面,给这些词归类,板书:1、壮观2、热闹
在课文中找“热闹”的近义词——喧闹
3、再看看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指名读)
板书 :等候 感悟
4、现在你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三、学习3-5
让我们轻轻地走进灰椋鸟的世界
1、指名读课文第三小节(翘、槐)
2、写灰椋鸟归林时,作者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大部队”归林时的气势,哪个词?“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画出具体描写“大部队”排空而至的句子。(读)
3、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指导理解“好像……又像……”句式。(造句、应和、栖息,分号的用法)
倾诉:假如你是灰椋鸟,你会倾诉什么?这些倾诉后来的鸟儿都听懂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应和”
4、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灰椋鸟归林的?(时间顺序)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我们写作也要学会使用这样的顺序。
5、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请同学们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
(指名读)
让我们拿出照相机来拍一拍,你抓到了哪些画面?起名字
(醉、灰椋鸟的舞会、穿上盛装的少女、热舞夕阳、百鸟争鸣图……)
6、齐读,用朗读表达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