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语课程标准》理念为依托,以减负增效为宗旨,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整合优质资源,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效指导和优质服务,从而提高我校英语教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发展的多元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本学期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1、精心组织组内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本学期组内成员研读了程晓堂的《小学英语》以及《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教学设计》、《听王松舟老师评课》、《听窦寇梅老师评课》等,并进行相关理论的整理和摘记,相关教学案例取舍运用,探寻以先进的、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切切实实地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将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学科教学中。
2、开展《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讨活动,使组内教室明确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具有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落实各年级教学目标。
三年级是起始年级,学生都是“一张白纸”,对于课堂用语,学习习惯等都无从入手,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其的重要,我们共同认真钻研教材,以趣味性为主旨,逐步形成了本组的特色——课堂容量丰富、学生听课习惯好,兴趣浓。
四年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侧重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
五年级侧重于中、高年级衔接教学的研究,及学生对语法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的任务最重,难度最大。首先从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和解题思维的训练入手,层层推进,逐步引导,一学期下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教研活动中,各年级都能进行认真讨论,相互交流沟通,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种教学经验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既促进了大家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大大增强了本组教师的凝聚力。同时,也顺应了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使大家走上了教学研究之路,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科研氛围。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们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统一单元试卷、习题练习,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首先做到课课通、单元清,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三)、抓好公开课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为此,本学期,我组共安排公开课4次,其中“随堂课”3次、示范课1次、与异校交流活动,展示课1次,在组内形成了“比、赶、学”的良好氛围。大家在积极学习教学理论的同时,苦练教学基本功,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我们还经常进行“说课——集体备课——上课——集体评课”活动,让讲课老师能“一课一得”:发现自己课中特色的地方,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虚心接受听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取长补短,探讨教学得失,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同时,我组教师非常重视自身教学能力及教学素质的提高,积极撰写教研论文。
2、加强口语模仿训练,提高教师口语能力。组内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浏览{域名已经过期} , {域名已经过期}, www.czedu.gov.cn,通过网络学习口语。此外,看美剧也是训练口语的有效方法,周三的教研活动,组内教师观看并模仿其中的片段,学习气氛轻松活泼。
3、针对A版块、综合版块,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通过3次“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使老师们对阅读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整体性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如何紧扣文本,学生英语思维的训练,学生阅读微技能的指导与养成,课堂教学中板书的重要性等,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关注的问题。随着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1.扎扎实实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2.积极探索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
3.努力探索英语集体备课的方式。
4.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教师素质,逐步形成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群体。
5、加强六年级英语教学的研讨,努力提高毕业班的英语成绩。
2011.02 延陵英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