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淅沥,娇艳的牡丹尽情地吸收着大自然的甘霖。近日,延陵小学六年级的小记者怀着一颗奉献的心走进东坡公园,参与护花志愿者服务。
牡丹园里,随风摇曳的荷包牡丹渐渐展露枝头,丹凤牡丹绽放自己的笑脸。热情和友善是小小志愿者的服务精神,他们戴上红袖章,打起雨伞,在我校护花岗围成的竹制栅栏边来回走动,提醒游人朋友们雨天路滑,注意安全。“请问半月岛怎么走?”“哪片区域的牡丹开得最盛?”牡丹园向东,竹林小径,安静祥和。站在此处的韩昊晨和从前锐显然成了东坡园里的活地图,耐心地为游人指路。一位白发苍苍的摄影爱好老爷爷显然是被粉色的花瓣牡丹吸引住了,不断调整相机支架和焦距……六(1)班的谢菲见状,连忙将伞打在老爷爷的头顶。游人的镜头里不仅有国色天香的牡丹,更有孩子们乐于奉献的笑脸。“常州情缘”是牡丹花引入半月岛之后的开篇之作,小小志愿者“苏轼通”吴紫涵向游人们讲起了苏东坡除夕夜宿常州城外的故事,苏东坡莅常十又四次,折券还田呼常州为“我故里”。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奏响六年级踏青课程的序曲,在东坡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中培养孩子们热心服务,回报社会的精神。我们也期待在接下来的踏青课程中,孩子们在春的篇章中奏响一个个动听的音符。
让我们来听听小小志愿者的心声吧!
我用自己这双火眼金睛“巡视”这周围,最终把“雷达”定位在了一位青年姐姐身上,只见这位青年姐姐用手去抚摸着牡丹花。我一见状,立刻慌了神,老师说只要有人用手去触碰到牡丹“小精灵”,就要用委婉的语气制止。我犹豫不决,我望了望手上扣着的志愿者挂牌,又听了听自己的良心,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制止这位青年姐姐,我飞速跑到这位青年姐姐的面前,用大方而委婉的语气说道:“姐姐,请您不要去触摸这些牡丹花,可以吗?”只见那位姐姐立刻把手缩了回去,又羞涩地说了声:“对不起!”我又蹦蹦跳跳地跑了回去。
——六(3)班王梦缘
这时,一位年近六旬的老爷爷进入我的眼帘。他举着相机站在栅栏前拍了几幅远景,可能是觉得不太满意,他重新调整了位置,再次拍摄。可他还是不满意,又仔细打量着面前的景物。突然,他小心翼翼地问我:“小朋友,能不能近距离地拍几张呀?不会很长时间的!”“哎,老张,拍几张远景就好了,别太较真!反倒破坏了这花!”老爷爷的同行者劝说道。听到这话,老爷爷的眼中充满了不甘,但也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又补充道:“花儿是开给大家看的,我们应该要保护它们,并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们的美姿!”同行者赞许地点了点头,老爷爷则有些惋惜地看了看眼前的花朵,默默地点了点头。
——六(2)班陈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