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在教学第一课时时,我依据文本特点,将教学活动分成三个板块。一是通过“双龙洞”名称的由来,理解“蜿蜒”,并指导书写。二是通过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初步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和景点特点,师生合作完成游览图。三是精读孔隙,立足语言表达,通过理解小船的小、进出方式、我的经历和感受来感受孔隙的窄小,通过品关键词、对比阅读等方式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但是在教学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体会孔隙窄小的特点时虽以“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孔隙的窄小”一个大问题为主,但在学生品读体会时却又以一个又一个提问串联课堂,使学生处于被动思考的境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被削弱。在理解小船过孔洞的进出方式和我的经历时,如果能让学生勾连自己的体验,对文本的理解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在设计学习活动时,板块的推进感不强,虽然我也通过两处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魅力,但是两处的对比阅读安排的时机不够恰当,反馈效果不是很好,如果在理解小船的小、进出方式和我的经历和感受后再进行一个对比阅读,作者表达的语言特点便能凸显出来,学生的思维也能得到更好的训练。总得来说上课紧张有余,教学机智不足;学生主动参与精神不够,教学氛围不活跃。板块推进感不强,学习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思维性有待提高,希望自己慢慢形成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和自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课堂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