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课堂有汩汩而来的“源头活水”,就应该成为自觉的反思者,对教学持开放和批评的态度,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激活自己的教学智慧,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拓出一片新天地。今天,延陵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们就大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沙龙研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各种建议。
如一年级的谢老师最头疼的就是学生做题时不能理解题意。对于这个问题,不少老师认为,一年级的学生拼音基础较弱,识字不多,会影响孩子对题意的理解,如果能够一起读题,应该能够帮助孩子加强对题意的理解。还有老师认为,可以结合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增加一些数学上的阅读训练,以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能力。
又如三年级的老师碰上了超范围的题,一些类型超出了学生们的知识能力范围,要求特别高,遇到这样的题目该怎么给学生讲解呢?有的老师提出:遇到这样的题目,要尽可能联系新旧知识的联系来解决,也可以配合着图文来讲解,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四年级邵老师也有同样的烦恼,五年级的先老师则认为:现在的题目思维含量较高,对孩子的要求也更高,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局限于课本上的例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变式练习,加强对方法的指导,然后针对这些知识点增加一些专项训练。
讨论进行得异常热烈,大多数老师都认为:近年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我们遇到的估算、说理、运用等思维含量较高的题目越来越多。除了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多思多想多说,我们也可以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类型,进行专项训练,以帮助学生建构。
通过今天的沙龙研讨,大家收获良多。吴校长认为我们这次的沙龙讨论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了解各个年级的问题并共同商讨解决,为后续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是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了一些方向性指导,本学期首次数学质量反思沙龙研讨顺利结束。
季华英、邵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