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我校的季华英、顾昕和蒋婷三位老师远赴上海参加了第十届“新经典”大讲坛。三位老师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不忘将那些大咖们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分享给给学校的其他同事们。今天,数学组集聚学校会议室,给大家分享她们的心得体会,在场的每位数学老师都有所得,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得,能更好的寻找自己的光。
首先,季华英老师带来了她的精彩分享。她告诉大家,大讲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每一届主题都是专注未来发展,追踪最前沿教改动态,展示最新的教改成果。而本届的大讲坛主题就是-------突围与重构:拥抱“深度课改”时代!本次讲坛共分3天,16场精彩的讲座,季老师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这次的部分活动.北京市特级教师张宏伟的演讲主题是《全课程理念下的“全景式”教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在整个原始森林中研究一棵树,拥有这样野史的孩子,以后的成长能不开阔吗?而我们熟悉的杨玉翠老师,再次讲述了她的“QCC”课堂,Q表示问题(Question),第一个C表示对话(Conversation),第二个C代表合作(Cooperation),通过学会提问、学会读书,从教学走向教育。之后,季老师还介绍了其他几位专家的精彩演讲,都使大家受益匪浅。
蒋婷老师第二个来分享,在她的分享过程中蒋老师尤其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科落实路径,如何以课程视野重建课堂,怎样创设又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等方面特别感兴趣。蒋老师特别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特级教师陈燕虹,她的主题是《绘本有味,数学好玩》,在这个演讲中,陈老师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大家提供了一种
借鉴的尝试,值得借鉴的不仅是实验的内容和形式,更是陈老师这样为了学生有所为的情怀。
最后,顾老师谈了下自己的感受,她从各位专家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专家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关注生成、生长、生活。问题的生成就是学习动力的生成,学生的知识是由旧知识的迈进,学生学会思考能够帮助探索生活。顾老师印象很深刻的还有牛献礼老师,他告诉大家,起点低的老师可以多看看各种版本的教材,将有利于点、块、网的相知相交。
听了这么多专家的思想,延陵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们都若有所思,让学生思考起来,用合适的难度引导学生,用思考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思考上瘾。让学生寻找自己的光,让学生成为问题学生,让课堂自然发生。
邵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