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校园里的老师和孩子们慢慢脱去厚重的冬衣,穿上清爽轻快的春装。身体苏醒了,我们的头脑也更加神清气爽。3月2日,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齐聚一堂,一起分享与讨论自己对数量关系这一课题的认识和理解,开展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首先发言的是顾昕老师,顾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她从自己的几十年教学生涯中总结出了需要运用数量关系的几大版块,并将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分版块进行系统整理,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可以根据版块选择相应的适用的数量关系,从而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又运用到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化为“看得见的思路”,不得不为顾昕老师的智慧竖起大拇指。
接着发言的是蒋婷老师,蒋老师具体阐述了她是如何从一年级开始一步步对学生进行数量关系的渗透,在一年级的一些应用题中,蒋老师会有意渗透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大数、小数、相差数间的数量关系,而到中年级,则会要求学生找到关键句,并对号入座,写下对应的数量关系。尤其是刚接触某一类题型时,必须重视数量关系。蒋老师在教学中稳扎稳打让学生学好用好数量关系。
岳剑锋教导任则从自己教女儿的经历中给大家说明了他的观点,强调了数量关系的重要性。
蒋薇老师则认为在教学数量关系时,不能过分抽象,还是必须从意义出发,积累到一定程度再抽象出数量关系。
先华锋老师和邵芸菲老师也先后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又引起了大家的又一番激烈讨论。
吴明珠校长听了老师们的精彩发言,总结道:对于数量关系,一、二年级是孕伏、渗透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只是对数量关系有朦胧的感觉;三、四年级是抽象提炼、明晰数量关系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要能够说出数量关系来;五、六年级是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要逐步锻炼出综合运用数量关系的能力。
最后,季华英老师对此次数量关系的讨论活动进行了小结,认为本次教研活动比较成功,调动了各位老师的积极性,增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促进了老师们的成长。



